匠星归桑梓 城建绘新图—长春建筑学院城建学院2025年暑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风采展示(第十六期)

来源:城建学院  发布时间:2025-08-09  浏览次数:10

风采展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激发青年学子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2025年暑假期间,长春建筑学院城建学院开展“匠星归桑梓城建绘新图”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用脚步丈量家乡土地,以热忱激活基层工作。这个暑假,他们化身‘乡村多面手’——整理档案、调解纠纷、科技助老等在琐碎中见担当,在细微处显情怀,以实际行动诠释‘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01个人介绍


姓名:马宁

专业班级:电2401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工作地点: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金科社区

02工作内容


1.便民关怀服务:针对社区特殊群体提供精准帮扶,如为独居老人定期送餐、代购生活物资、陪同就医取药,协助行动不便居民解决日常难题;组织志愿者为青少年开展课后作业辅导、兴趣课堂,在假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同时参与邻里矛盾调解,提升社区凝聚力。

2.社区运维支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清理公共区域杂物、规范停放车辆、擦拭健身器材等设施;在各类便民活动中协助维持秩序,如核酸检测时引导排队、登记信息;节日期间策划文艺演出、走访慰问困难家庭,还负责宣传防火、垃圾分类等政策,保障社区有序运行。


03实践感悟


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让我对基层工作的实际意义有了更深体会。看似琐碎的事务,实则都与居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协助处理信息登记时,发现准确录入每一项数据,能让后续的便民服务更精准;参与环境维护,哪怕只是定期清理公共区域,也能明显提升大家的居住舒适度。为老年群体提供智能设备使用指导,解决的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减少他们与社会脱节的焦虑。

这些工作没有复杂的技巧,却需要耐心和细致。每完成一件,都能感受到社区运转更顺畅了一些,居民的满意度也悄然提升。这种切实的参与感和贡献感,正是志愿服务最实在的价值。

在协助组织社区活动时,从前期的流程规划到现场的协调衔接,每个环节都需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既要让老年人觉得方便,也要让年轻人愿意参与。看到大家在活动中放松交流,原本陌生的邻居渐渐熟络,才意识到这些看似普通的聚会,其实在悄悄织密社区的情感纽带。而在日常的巡逻和安全提醒中,哪怕只是多一句叮嘱、多一次检查,都可能避免潜在的风险。这些点滴付出汇聚起来,便是让社区更有温度、更显安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