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激发青年学子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2025年暑假期间,长春建筑学院城建学院开展“匠星归桑梓城建绘新图”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用脚步丈量家乡土地,以热忱激活基层工作。这个暑假,他们化身‘乡村多面手’——整理档案、调解纠纷、科技助老等在琐碎中见担当,在细微处显情怀,以实际行动诠释‘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姓名:庄博翔
专业班级:电2401班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工作地点:吉林省舒兰市水曲柳镇进步村

工作内容:
1.整理村务档案:从零散票据到规范台账,体会基层工作严谨性
2.参与村小卖部采购:了解商品价格与质量,记录村民需求,兼顾民生与实际
3.协助调解邻里纠纷:学习用共情方式化解矛盾
4.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认识到科技适老的迫切性
5.整体感悟:通过琐碎却重要的事务,理解乡村治理温度,明确所学专业助力家乡发展的方向

实践感悟:
2025年暑假期间,我积极响应学院号召,参与了“返家乡”实践活动。这段经历如同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社会与成长的大门,让我收获满满,感悟深刻。

我投身于社区服务工作,参与关爱孤寡老人活动。初次走进老人家中,心中满是紧张与忐忑。但当我陪老人聊天,倾听他们讲述往昔岁月,为他们打扫房间、采购生活用品时,我看到了他们眼中的欣慰与感动,这使我真切地体会到关爱弱势群体的意义重大。每一次与老人的交流,都让我学会更好地倾听与理解,沟通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在协助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时,从制作宣传海报到举办知识讲座,我努力将垃圾分类知识生动地传递给居民。面对居民的疑问,我耐心解答,这一过程极大地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参与社区内店铺和公共场所的消防措施检查,同样令我印象深刻。起初,面对复杂的消防设备和专业知识,我一头雾水。但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逐步了解了检查要点和消防知识的普及方法。当向商户和居民讲解消防知识,看到他们重视并积极配合时,我深感自己的工作富有价值,也增强了对消防安全的责任感。

此次 “返家乡” 实践活动,是我大学生活中宝贵的一课。它让我走出校园的象牙塔,亲身体验社会的多元与复杂。我不再是只专注书本知识的学生,而是能为家乡贡献力量的参与者。在实践中,我认识到自己在沟通、组织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激励我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同时,我对家乡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家乡的建设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这更加坚定了我为家乡发展贡献更多力量的决心。未来,我期待参与更多这样的活动,将个人成长与家乡发展紧密相连,在实践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青年的担当与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