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促教,融合创新丨长春建筑学院城建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专业教研室开展《传热学》课程集体备课活动

来源:城建学院  发布时间:2025-04-02  浏览次数:12

为贯彻落实学校“三个三”发展战略部署,提升学院教师教学能力,增强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院教师教学水平迈上新台阶,今日长春建筑学院城建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教研室组织开展了《传热学》课程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备课由李昱莹老师担任主讲,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研讨,围绕课程设计、教学难点及思政融合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现场氛围热烈。

以学生为中心,重构教学逻辑

李昱莹老师从课程目标出发,系统梳理了传热学三大模块(导热、对流、辐射)的知识框架,并提出“问题导向+工程案例”的双轨教学模式。

针对“一维非稳态导热方程推导”“圆筒壁导热问题”等难点,她结合PPT中的典型例题(如“第一类边界条件下圆锥锥体导热”和“圆柱坐标下的稳态导热微分方程”等)进行深入解析,通过动态仿真软件辅助教学,将抽象理论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

李老师以圆筒壁导热为例,通过简化方程得到,引导学生掌握导热问题的数学建模与求解方法。除课本知识外,李老师还在备课内容中穿插建筑外墙保温设计、地源热泵系统等实际案例,强调导热系数、边界条件等参数在工程中的意义。  

教研组的教师们对李昱莹老师的备课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评价如下:

武思彤老师:李老师的备课体现了扎实的学术功底,课程结构逻辑清晰,特别是将傅里叶定律与建筑节能标准结合讲解,凸显了专业特色。建议增加学生课前预习的微课资源。

李晓莉老师:案例选择贴近行业前沿,尤其是对圆柱坐标下导热微分方程的简化等难点讲解透彻。

刘嘉静老师:李老师的动态仿真教学工具极大提升了课堂互动性,建议进一步设计“线上实时问答环节”,利用学习通平台收集学生反馈,实现差异化教学。

葛凤华老师: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融合自然且有深度,若能结合“北方寒地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等地域特色案例,将更贴近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

教研室主任安笑媛在总结中强调:"集体备课是教学创新的孵化器,本次研讨不仅为《传热学》课程优化提供了具体路径,更启发了‘以研促教’的新思路。"

此次备课活动彰显了建环教研室深耕教学的务实作风,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为培养新时代建筑环境领域创新人才注入了新动能。